這次的學運雖然到現在依舊在,但是當聲音和關注的焦點逐漸的退去時,似乎已經逐漸到了可以評價作為一場運動,應該怎麼定位這場好像有些不一樣的運動了!
這裡,先來說說我看到的吧!我看到的是一群熱血的、無經驗的大學生,為了一口氣,或者他們覺得對的/錯的事情而聚集在一起,在開始之初以同樣的目標而努力,希望社會因為自己的力量而有所改變。可喜的,這群朋友們有著健康的基礎認識,想要排除掉那已經貧困的二元對立的思考,想要用不同的立場去貢獻一己的力量。
然後,我同樣的也看到了,一群年長者看到了這群青年,大約一時腦子轉不過來,沒有辦法安置一個心理的位置給這群人,於是開始使用舊式的邏輯、思維和操作的方式,企圖在既有的框架中妖魔化/神聖化這群被從行政院門口驅離到自由廣場前頭靜坐至今兩個星期的大學生。遺憾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基本的動機、訴求卻被迅速的忽略了!我看到,大人們沒有面對真相的勇氣。
接著,我看到一群,大約也是我最討厭的那群,是躲在電腦的後頭總是出張嘴,意見很多,但當他要出份心力時,卻又撇的一乾二淨的鄉民。這場運動本有的一個很大的優勢是我們可以不需完全仰賴強勢媒體,而已不同的方式發聲,並且為人們所看見,可是鄉民特質卻在同一個條件下,扼殺了一種新社運策略的可能。
最後,我看到了,大約是第二次,媒體需要的只是一個圖像、插話,而不想理解真實,雖然也仍舊有好媒體的存在,認真、勤勞的詢問和查證,但卻少之又少,而大部分的則是照了想要的畫面後,就隨意以特定立場製造新聞的媒體,這樣的劣幣一多,在好的記者都沒辦法讓事情的真相為大眾所認識。
於是,即使我還是樂觀的認為,就算學運不成功,依舊對社會產生教化的作用。
但是,基於上述種種在這回一併凸顯而出的問題,我想這片土地想要擁有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可能還要等等。
而冬天卻悄悄的近了。
1 個月前
2 則留言:
年輕人勇於表達意見是好的,但因此把事情搞砸就不太好了。
K黨從2000年就開始運作修改集遊法,2008年6月的立院公報中仍可看到K黨試圖讓此修正案再度闖關,法案「又」進入內政委員會排隊。詳細條文可至立院網站查看,並和台灣人權促進會過去的建議比較,相關性高不高就請自己判斷。
身為長期關心集遊法的人,眼看修法只差臨門一腳,諸公卻於此時跳出來提醒全國公民,法案即將要擴張公民權利,反倒引來了排山倒海的反對。現在立委們該聽取多數公民的意見(維持現狀,甚至限縮集會遊行的權利),還是應該依照諸位公民的良心與正確的意見繼續推動下去呢?諸公想要的民主是服從多數公民意見,還是服從正確與良心的意見?
您好,我相信修改集遊法是必須的,然後對於您所描述的這個狀況,感到有一點抱歉;不過,另外一方面,我想既然這裡是我的部落格,那我應該可以說明一下我自己對於這回學運的看法。
老實說,根本上我就會覺得這一趟的學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相關的議題限制的過於狹窄(這樣講可能對您有點失禮,把您關注許久的議題說為是一個狹窄的狀態!)我相信,目前仍然在靜坐現場的許多同學,在十一月六日的那天之所以響應這個活動一個很主要的因素或許是和我差不多雷同的。
我們看到了新聞上的警察對於人身自由以及言論自由的侵犯,我們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狀態因此決定跳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剛好有一個場子,集結著類似的憤怒,並且以相似的訴求作為抗爭的目的,於是,我們就加入了!因此,也許有很多的人在前往參加之前,根本不知道集遊法對於我們的言論自由有什麼影響。而我個人,則是認為應該要把整個論述的規模擴張,我們要討論的應該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問題,而不該侷限在一個集遊法的議題上,當我們把論述擴大,也可以讓整個訴求變的更直觀,也更容易被理解。
因此,倒不是不能理解您的憂心忡忡,只是我會覺得這場學運應該還要有更寬廣更好的效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