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Las Venas Abiertas De America Latina

More about 拉丁美洲

這本書其實在1970年代就已經寫成並且在許多拉丁美洲國家被列為禁書。不過即便是被列為禁書卻反而助長了本書在拉丁美洲國家的流動。不過,一直到最近這本書才逐漸開始被英語系國家發現和閱讀,原因則是在於一次美洲國家的高層會議中,委內瑞拉總統 Hugo Chavez把這本書送給了歐巴馬,於是本書雖然一樣早有英文版發行,卻在最近十年中被英語系國家廣泛的閱讀。

在導讀中看到上述這個故事時讓我一時之間對於這本書的內容感到萬分好奇,是怎樣的一本書會讓一個左派總統覺得值得送給美國總統?到底是寫了些什麼以至於讓許多拉丁美洲國家將這本書列為禁書?未看時先猜想,這本書大致陳述的是拉丁美洲從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後,莫名其妙的就被基督徒們列為是上帝賜與西班牙的禮物之後一系列悲慘的歷史,可是這一段歷史大家就算不甚熟悉,但多少也都知道不是嗎?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生活的人民,想必更是耳熟能詳的不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這本書會成為禁書呢?頂多也就只是萬千哀號蹉嘆拉美人生命的不幸的一個註腳不是?

這些問題在讀完書之後就變得完全不是問題了。因為本書過於誠實的講述了從西班牙人殖民以來,這塊本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悲慘的歷史。基本上,作者並不單純以特定的族群對象,而是以整片土地作為討論的對象來講述早期的歐洲文明、強國們如何輪番上陣的剝削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們、土地上的資源以及土地下的礦藏。而隨著歐洲史的流變,先是西班牙、葡萄牙、熱內盧到工業革命後的英國,這些歐洲強權們各自從拉丁美洲這片可能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土地上無止盡的吞噬著各自所需的資源。而當強權紛紛沒落,歐洲對於拉美的控制能力開始減弱時,拉丁美洲的好日子並不因此出現,因為,新的強權悄悄的興起,而且這回,還離他們更近,控制的力道更為強大,對,這就是美國。

自許為人權警察的美國,並不因為對於人權的重視而因此緩和了拉丁美洲幾百年來隨意就出現的大屠殺或者各種各樣人權侵犯的事件,相反的,有種種的跡象顯示出其實在很多這些事件的背後,美國反而是幕後的推手,推翻一個政權換上另外一個並不一定表是新的這個政權更符合該拉丁美洲國家的需要,或者對於人民的權利福祉有較多的保障,但可以保證的是美國往往可以從中獲得最多的利益。和舊的帝國主義時期相比,論述也許改變了,新的強權看起來似乎人道許多,也口口聲聲的宣言自己是和拉丁美洲國家「合作發展」,除了讓自身獲益之外,也是為了該合作國家的人民謀求福祉。然而,背後的剝削結構卻不曾改變;並且,這些國家的人民也許擺脫了奴隸的身份,但卻依舊只能以低的連肚皮都照顧不了更遑論買到尊嚴的薪水苟延殘喘的活著,對於這些社會中的底層--必須補充一下--其實往往一個國度中百分之八十幾的人民都是所謂的「底層--來說,活著可能比死了要來的痛苦,而最好的事情是不曾出生。


於此同時,經過幾百年對於土地無情的剝削之後,這片本該富庶的大陸精疲力竭的養不起在其上生活的多數人們。奈何的是這樣的情況卻不會為統治階級所見,因為大部分的統治階級只把他們的目光以往是看向歐洲,如今是看向北美,至於背後的人民呢?用槍口對準就可以了。誰旗下有夠多的槍枝火砲,誰願意出賣最多的國家利益給強權國家,誰就最有可能取得政權或者維持以取得的政權。一般的老百姓當然有對於這種政權取得結構表達不滿的權力,不過那往往是用鮮血生命去換來微弱的聲音,而當生命隕落之後,聲音自然也就消失。財貨繼續流出到強權的中心,而這些帝國的邊陲則繼續維持著大部分人生不如死,而少部份人作威作福的權力結構。

以國家角度來說,這樣的權力結構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國家的統治者可以為了一己的私利和財團掛勾,而這些財團往往都是從國外來的。統治者將國家各式各樣的有利條件比如說天然資源、勞動力等等廉價的轉讓給國外的跨國企業去使用和經營。並且在國外企業經營的同時給予這些企業許許多多有利的條件、比如說出口免稅或者非常低賤的稅率。但是在廉價輸出生產材料的同時,卻又從相同的企業或者國度進口大量高單價的生活、豪奢用品,於是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國家只有越來越窮的份,唯一肥了的就是跨國企業和統治階級如此而已。時常,等到人民終於忍無可忍的決定用生命去換合理的水費、電費、瓦斯費和麵包時,往往會發現他們的國家已經千瘡百孔了。

老實說,三百多頁都是這種悲慘的歷史很難讓人看完之後有平靜的心情。不過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可控制自己的不斷把書中描述的狀態和當前台灣的狀態做比較。然後沮喪的發現有太多的事情好像也可以用來描述現在正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台灣一向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但如今卻因為有一個經濟大國興起在海的另一邊,而我們在經濟上開始從多向出口國家逐漸轉變成依賴單一大型經濟體,而不幸的,這一個經濟體還是和我們有敵對意識的國家。除此之外,拉丁美洲的歷史還告訴我們,不管這個大型的經濟體是好意還是敵意,當一個相對小國過度倚賴單一的經濟體,接著要喪失的就是國家主權,並且必須要謹記的是,許多拉丁美洲國家並不是不想翻身的,透過土地改革、施行關稅保護政策以發展民族工業、以及收回天然資源從私營改為國營等等的步驟,許多拉美國家是希望可以翻身並且提供人們一個好得環境的。但很遺憾的是,我們很快的就會發現,經濟強權是不可能容許這些事情的發生的,當保護主義開始施行之後,政治上透過指使該國政府的政敵或者軍人發動政變,或者經濟上脅迫國家棄守其關稅壁壘,這些經濟強權很快的、一次又一次的摧毀了企圖翻身的弱者,並且希望他們最好是永世不得翻身。

再一次,反觀台灣,也許我們比較好運的,已經透過早期的土地改革、關稅保護發展起了台灣的工業,並且也在世界經濟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隨著企業出走,以及技術上正式、非正式的轉移到中國去之後,台灣未來的前景會不會跟這些拉美國家一般,是非常具有正當的理由去思考和憂慮的。而且就像這本書中另外揭示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並不是所有的政權都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優先考量而存在的,即使是民選政府也如此一般;而人民替自己爭取權力的努力往往早夭的比成功的要多的多,這是拉丁美洲的人民幾百年來,用鮮血和生命以及充滿粉塵的肺告訴我們的故事,如果我們不能有所警醒,最終的沉淪也就只是我們應得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