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個月前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Ann T. Jordan 2003 "Business Anthropology"
這是一本人類學分支發展介紹性的書籍,主要是介紹商業人類學這個分支是在做什麼。Jordan從這個分支發展的歷史談起,之後涵蓋了倫理以及當前幾個比較成熟的研究取徑,算是清楚簡單的介紹了這個分支至今大致的發展狀況。
商業人類學可以說是從工作的人類學忠發展出來的分支。早期的工作人類學者如 Mayo(呃,其實這人算是一個心理學家)和 Warner合作的西方電子的實驗計畫而開門立派。不過在那個年代主要的研究取向還是由Mayo主導的實驗室研究為主。這一派的研究者以芝加哥為大本營,被稱之為 Human Factors School。他們算是第一批的組織人類學者,指出工廠內部處於工人之間的非正式組織以及社交關係五軮往對於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響。這一個學派領導了工作人類學的發展將近二十年,一直到1950年代左右Hall等人對於後ˋ逐漸之頻繁的日本--米國的經貿合作感到興趣,於是開啟了跨國文化溝通的相關研究。
不過隨著60年代時外在環境的變遷,如越戰、反戰、人權運動等等的事件,加上米國政府企圖雇用人類學者收集敵人的資料,這些都引起了學界的倫理焦慮,而商業人類學這種有時也是替權力優勢者服務的分支就因此暫時沉寂了。直到80年代之後,米國人類學會的倫理委員重新開放契約研究,這個在當代複雜社會中研究市場經濟行為的分支才又重新開始蓬勃發展。至此之後,商業人類學發展出消費行為的研究,設計人類學和組織人類學以及全球化相關議題的討論。
大致上來說,Jordan指出不論是消費行為或者是設計部分的研究,人類學方法的優勢在於我們可以很直接的接近消費者日常聲中的消費傾向和習慣;設計師或者工程師因此可以設計出符合目標群體的產品。另外,也有探討人與機器的互動關係時讓設計師可以創造出更直覺、更容易使用的機器。至於組織研究的部分,作者指出,除了必須要對倫理議題份外的敏感之外,組織研究也可以幫助企業運作的更有效率,人類學者也可以扮演勞資之間的橋樑幫助雙方建立更加和諧的僱傭關係。在跨國企業的情境中,人類學者可以扮演文化掮客的角色避免合作的雙方因為文化預設上的差異而造成誤解。
最後的這個掮客角色不只是用余跨國企業、政府機構或者室NGO之中,也是用於國際貿易夥伴之間。Jordan以 Tomoko Hamada對於米日在70年代開始的合資企業為例,指出因為兩國的文化預設迥異,因此不論是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上,或者是決策風格以及溝通模式上,誤解幾乎隨時在發生,而商業人類學者的研究有助於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